搜索
收藏
學習實踐|安徽: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時間:2023-01-01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范克龍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前進方向。
入冬以后,氣溫驟降,五河縣武橋鎮金豐家庭農場的草莓大棚卻溫暖如春。“今年草莓長勢很好,元旦前后就能上市,一季可以采摘3茬,一直持續到明年5月份。一個草莓大棚可以采摘約5000公斤草莓,年產值50余萬元。周邊村民20多人在這里就業。”農場負責人朱保金告訴記者,下一步他打算創建自家草莓品牌,線上線下同步拓展銷售渠道,讓草莓產業越來越旺,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甜。
產業是鄉村發展的根基。產業興旺,農業才能有奔頭,農民才能增收致富,農村才能留得住人、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近年來,安徽省鄉村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推動農民增收的主引擎。為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安徽省加快推進“兩強一增”“雙招雙引”行動計劃,推深做實省級科技特派團,大力發展縣域富民產業、特色優勢產業、村村聯建幫扶產業等,千方百計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拓展脫貧人口增收渠道。根據《安徽省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到2025年,全省鄉村產業總產值將達到2.8萬億元。
太湖縣天華鎮馬廟村位于大別山深處。村民黃志加家的庭前屋后干凈整潔,一條步行道延伸向田間。
“現在村里環境大變樣,家家戶戶都完成了改廁,門口都有垃圾桶,有人每天上門收垃圾。村里還修通了這條步行道,安裝了路燈,大家早晚散步也有了去處。”黃志加告訴記者,他還負責村里的道路衛生。
和美鄉村,“美”是題中應有之義。近年來,安徽省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加快建設宜居宜業的現代生活家園。目前,全省已建在建美麗鄉村中心村10708個,廣大鄉村面貌煥然一新,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今年,安徽省開展了以“四凈兩規范、四勤兩參與”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專項整治改善行動,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專項行動在農村衛生廁所改造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村莊清潔行動等新一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的基礎上,由村莊面上清潔向屋內庭院拓展,重點圍繞整治農戶庭院、改善個人衛生開展。
省農業農村廳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處處長湯洋表示:“下一步,我省將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讓更多農民群眾共享美麗鄉村建設成果。”
冬日傍晚,夕陽西下,馬廟村的鄉村廣場開始熱鬧起來。伴著歡快的鼓點,村舞蹈隊的大姐們跳起了廣場舞。
“以前,我晚上就在家里看電視,也沒什么活動。現在村里組織了舞蹈隊和鑼鼓隊,傍晚可以來廣場跳跳舞,鍛煉鍛煉身體。前陣子,我們舞蹈隊還參加了縣里組織的舞蹈比賽呢,大家勁頭足得很!”42歲的村民孫鳳云說。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鄉村振興,在強調經濟發展和物質生活改善的同時,不能忽視鄉村治理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近年來,安徽省加快推進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鄉村治理體系逐步健全,移風易俗持續推進,鄉村治理水平不斷提高。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