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三级免费观看_成人18免费入口_日本国产精品视频_成年在线播放小视频

搜索 收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 專題聚焦 > 專題聚焦-文章

二十大精神在基層|安徽:“醫生”下田頭 “把脈”促豐收

時間:2023-04-20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范克龍

——連日來,安徽省小麥赤霉病防控專家深入各地指導

小麥赤霉病是安徽省小麥主產區的首要病害,不僅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帶病籽粒產生的真菌毒素還會惡化籽粒品質,嚴重影響小麥的質量安全,已成為當前制約小麥生產安全及麥類食品質量安全的最嚴重病害之一。

當前,安徽省小麥陸續進入抽穗揚花期,正是赤霉病防控關鍵時期。為打贏小麥赤霉病防控硬仗,確保小麥安全生產,在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指揮部指導下,安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專家們奔赴全省各地小麥產區,開展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指導,助力打贏小麥赤霉病防治攻堅戰。

連日來,安徽省小麥赤霉病第二巡回技術指導組專家、安徽農業大學教授陳雨深入銅陵、亳州等地,開展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指導,解決基層技術人員和農戶防治工作中遇到的技術難題。陳雨說:“沿江地區目前已進入小麥赤霉病防治關鍵期。由于地處常年發病區和重病區,要盡量選擇防控效果優異的藥劑品種,如氟唑菌酰羥胺、丙硫菌唑、氰烯菌酯等藥劑品種。同時也要選好用藥器械,在用無人機施藥時加大用水量,提高藥劑防治效果。還要密切關注近日天氣情況,如果遇連陰雨,要及時補防補治。”

陳莉是省小麥赤霉病技術指導組專家,長期從事小麥赤霉病抗性品種鑒定。近期,她和團隊成員不僅深入各地指導技術人員、種田大戶等開展防控,還帶領實驗室人員開展小麥赤霉病田間藥劑防治試驗,篩選出防治效果好的藥劑配方。

“近三年來,植保學院‘綠色農藥研發與應用’課題組圍繞小麥赤霉病防治,每年高質量評估20余家企業提供的30份左右防治藥劑,選擇防治效果好、生物毒素控制作用強的藥劑。同時,選擇不同作用機制、可以實現交替輪換使用的藥劑。通過工作開展,已培養出一批小麥赤霉病防控的青年技術人才。”安徽農業大學植保學院生物安全系主任方慶奎教授告訴記者。

“目前,我已連續三年參加全省不同藥劑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效試驗。通過開展試驗,極大提升了自身實踐應用能力。”安農大植保學院博士生蔣明浩說。

安徽省是赤霉病易發、重發區域。據預測,2023年小麥赤霉病在安徽省大流行風險高。“據天氣預報,最近降水增多,與小麥抽穗揚花期吻合度較高,或導致赤霉病暴發流行;小麥灌漿期遇連陰雨或霧露天氣,也將加重赤霉病發生程度,防控形勢嚴峻。”安徽農業大學副校長、省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專家組組長操海群表示,要抓住防控關鍵時期、關鍵節點,及時組織開展統防統治和小農戶代防代治,專家組將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加強農技指導服務,科學有效開展防控,助力全省打贏小麥赤霉病防控攻堅戰。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