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三级免费观看_成人18免费入口_日本国产精品视频_成年在线播放小视频

搜索 收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 專題聚焦 > 專題聚焦-文章

安徽池州:從“會場”到“現場” 以“初心”入“民心”

時間:2024-01-10 來源:“學習強國”安徽學習平臺 作者:陸寒芳

“理論宣講形式多樣、寓教于樂,不僅傳播了黨的創新理論,還豐富了我們的文娛生活。”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清風街道東湖路社區年輕黨員阮燕說。池州市委宣傳部深入基層一線,了解群眾需求,創新開展政策理論、典型故事、法律知識、紅色文藝相結合的“四個一”宣講活動,讓群眾樂意聽、聽得懂。

“這個污水處理站,我們盼了很久,現在終于有了,以后村里就干凈了。”青陽縣朱備鎮東橋村村民錢學文拍手贊道。朱備鎮通過“板凳會”,了解到東橋村陶河組村民希望解決生活污水問題后,積極幫助該村爭取到120余萬元項目資金,用于建設污水處理站。

…………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池州市堅持以上率下,學習踐行“四下基層”優良傳統,示范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現場聽、實地看、當面問、用心辦,推動解決一批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問題,讓群眾和企業切實感受主題教育帶來的新作為新變化。

縣區出題目,市里給答案

最近,貴池區杏花村街道城西社區居民楊愛霞心情很舒暢。就在不久前,她所住的杏花文苑1號樓外墻,經過改造煥然一新。“現在看著舒服住得也安心,就連我在一樓開的小賣部生意都好了不少。”楊愛霞笑著說。

將外立面墻體改造納入老舊小區改造內容,是2023年10月16日,池州市委常委會在貴池區現場辦公時,聽到基層反映的問題后給出的“答案”。

因建造年代久遠等因素,池州市主城區老舊小區外立面墻體易發生脫落,既有礙小區美觀,也存在安全隱患。杏花村街道干部在小區調研走訪時了解到,維修外立面墻體需動用物業維修基金,但居民意見難統一,流程時間長,導致問題懸而未決。在池州市委常委會赴貴池區現場辦公時,杏花村街道負責人反映了該問題,并希望市級層面予以協調解決。

事關群眾利益,當即就看、馬上就辦。接到問題后,市區兩級住建部門立即對主城區外立面墻體脫落情況開展摸底排查,建立預警上報制度,并階段性重點改造32個小區約4.45萬平方米外立面墻體。“我們在保證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進度,確保按期完成第一階段整治任務。同時,還將結合后續外墻脫落安全隱患排查上報情況,積極開展第二階段整治。”池州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處工程科負責人吳明虎表示。

“問題提出后,很快就得到了有效解決。外立面墻體改造后,小區的整體形象得到提升,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也進一步增強。”杏花村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汪偉告訴記者。

進車間、到工地,察實情、問需求。2023年10月16日至11月8日,池州市委常委會先后赴各縣區、開發園區集體調研并現場辦公,變被動“接招”為主動“解題”,指導幫助各地解決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從外立面墻體脫落改造、“無水小區”消防安全、小區管道燃氣開通、養老服務設施配套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到交通外聯內暢、重點項目保障、體制機制改革、產業轉型升級等經濟發展難點堵點問題,市級層面既沒有“繞著走”,也不是“放一放”,而是照單全收,列出清單、明確責任、限時辦理。

“我們建立落實‘事項征集—事項轉辦—現場辦公—督辦立制’工作閉環,對基層重大事項提級督辦,現場逐項研究會商、協調解決,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池州市政府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首輪市委常委會現場辦公收集到的81個問題事項,已全部辦結。

面對面懇談,心貼心服務

民營經濟是池州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池州市委常委會在深入縣區、開發園區開展現場辦公的同時,還建立定期舉辦民營企業家懇談會制度,常態化傾聽民營企業意見建議,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2023年11月8日,池州市政府辦印發《池州市支持半導體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涵蓋支持企業流片、購買租用EDA和購買IP、車規級芯片發展、潔凈廠房裝修、人才引進等五個方面內容。“政策的出臺對我們公司發展車規級芯片幫助很大。目前,我們已經與省內多家企業進行了對接,并開展了樣品認證工作。”安徽安芯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汪良恩說。

半導體產業是池州市首位產業,經過10多年發展,已集聚上下游關聯企業百余家。隨著市場變化,特別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將新能源汽車作為全省首位產業,提出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池州市半導體產業發展進入“二次創業”的新階段。

“池州經開區積極布局車規級芯片產業,及時調整招商引資側重方向,全力打造全省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車規級功率器件研發制造基地。”池州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程華青告訴記者。在市委常委會赴池州經開區現場辦公會上,池州經開區請求市級層面盡快出臺支持半導體產業專項政策。這不僅是園區產業發展需求,在民營企業家懇談會上,一些半導體企業也提出同樣的訴求。

“我們在前期工作基礎上,突出政策的差異性、創新性和引領性,廣泛征求縣區、開發園區、相關協會、半導體企業意見,進一步測算論證、修改完善后,制定了支持半導體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持續賦能半導體產業高質量發展。”池州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高技術產業科科長劉銘說。

面對面聽意見,點對點解難題。政策支持、要素保障、人才招引、園區配套設施建設……針對民營企業家在懇談會上提出的意見建議,池州市委、市政府能當場解決的現場解決,需要深入研究的及時交辦、限時解決、跟蹤督辦。

“我們在會上提到一線專業技術工招工難問題,會后,池州市人社局和園區管委會立即跟我們溝通對接,邀請我們參加夜市招聘會、人才對接會、大學畢業生校園就業雙選會等活動。目前,公司已招入20余名一線技術工、40余名操作員,同時與27名大學生達成就業意向,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公司招工難問題。”池州市鼎弘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人事主管金飛告訴記者。

目前,民營企業家懇談會收集到的38個訴求,已辦結31個,其余7個正按時序推進。

以上率下踐行,實干為民造福

在市級領導示范帶動下,池州市各地各部門對標改進工作作風,自覺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堅持把“四下基層”貫穿落實到主題教育的全過程、各方面,用實干推動發展、取信于民。

“水廠水質水量問題,一直困擾著鎮黨委政府,群眾反映強烈。在東至縣委常委會現場辦公會上,我們將這一問題提出來,希望通過縣級層面推動問題盡快得到解決。”東至縣泥溪鎮人大主席陳四清告訴記者,泥溪鎮自來水廠建于2006年,日供水能力1000噸,2015年改擴建后達到2000噸。但隨著該鎮居民生產生活用水量及對水質要求的提高,水廠難以滿足群眾用水需求。

會后,東至縣委常委會將泥溪鎮自來水改造提升工程納入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我們將泥溪鎮、昭潭鎮、龍泉鎮作為一個供水分區統籌規劃,計劃在昭潭新建一座日產量10000噸的水廠,實施轉供水改造,輻射泥溪、龍泉,提高3個鄉鎮農村儲水供水整體規模。同時,還將對泥溪鎮自來水廠現有設備和管網進行改造,切實解決水量不足、水質不優等問題。”東至縣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志平介紹說。

當前,東至縣水利局正在開展項目總體方案設計規劃、選址等前期工作,計劃2024年4月開工建設。“東至縣委常委會現場辦公解決了泥溪鎮多年來想解決而一直難解決的民生問題。”陳四清說。

2023年11月1日,東至縣委常委會赴南部山區集體調研和現場辦公;2023年11月10日,青陽縣委常委會赴工業鄉鎮集體調研和現場辦公;2023年11月16日,貴池區委常委會赴農村鎮街道現場辦公;2023年12月7日,石臺縣委常委會赴仙寓鎮集體調研和現場辦公……各縣區將“四下基層”作為主題教育重要抓手,深入鄉鎮、園區、企業開展集中調研和現場辦公7場次,解決問題69個。

問題在哪里、現場就在哪里、解決推動就在哪里。各級各部門結合中心工作,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開展不同形式的現場辦公,把問題解決在一線、把矛盾化解在一線、把工作落實在一線。

池州市委教體工委大力推行“書記在現場”工作法,推動各級黨組織書記帶頭下基層、聽民聲、解難題、辦實事,籌措20.38萬元配建修復31個居民小區健身器材,建設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共同體30個,不斷提升群眾在教育體育事業發展方面的獲得感幸福感。

池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積極踐行“一線工作法”,在多次實地走訪調研后,根據群眾和企業需求,從2023年9月起正式推行“周六不打烊”便民服務,解決了市民特別是上班族“工作日無時間辦事,周末無地方辦事”的矛盾。

…………

從“問題”到“破題”,從“會場”到“現場”,從“坐診”到“出診”,下的是基層,抵達的是民心,夯實的是根基。池州市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學習推廣、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引導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在“實”上下功夫、在“下”上見真章,以實干擔當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加快池州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