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廣播宣講(十八)
時間:2025-10-10 來源:安徽學習平臺 作者:
編者按
近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出版發行。這是一部全面系統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新成果的權威著作,系統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要理論,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了科學行動指南。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和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廣播宣講”活動,引導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持續增強學思想、悟思想、用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匯聚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力量,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三地一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從9月18日起,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廣播宣講,在安徽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FM95.5的8:00、11:00、18:00播出,可通過學習強國APP——電臺——聽廣播——安徽之聲、安徽視訊APP——視聽——聽廣播——安徽綜合廣播在線收聽。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省委講師團宣講工作處處長、二級調研員馬靜。今天由我來宣講《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第十七專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共建“一帶一路”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倡議,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擴大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和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是著眼歐亞大舞臺、世界大棋局的重大謀篇布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第十七專題共收錄3篇重要著作,深刻闡述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和全面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內容,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更高水平邁進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從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開創性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共同建設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過10多年的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拉美,從硬聯通擴展到軟聯通、心聯通,搭建起世界上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和造福沿線國家人民的國際公共產品,成為共建國家攜手發展的合作之路、機遇之路、繁榮之路,開辟了人類共同實現現代化的新路徑。截至2024年,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標志性項目縮短了時空距離,健康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等新領域合作拓展了發展空間。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合作成果,讓“一帶一路”從“倡議”變為“行動”,從“藍圖”變為“實景”,成為共建國家共享發展機遇的“雙向快車道”。
近年來,安徽積極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全面提升對外貿易水平,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一是立體化互聯互通格局加速形成。中歐班列(合肥)已成為暢通亞歐大陸的“鋼鐵駝隊”,合肥國際航空港、蕪湖馬鞍山江海聯運樞紐、蚌埠淮河航運中心等建設同步推進,形成了“陸、空、水”并進的開放大通道。二是經貿投資合作邁上新臺階。據海關統計,2024年,安徽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4632.6億元人民幣,同比2023年增長6.3%,占同期安徽省進出口總值的53.6%。三是科技人文交流結出碩果。科大訊飛的智能語音技術已在多個共建國家應用,助力跨越語言鴻溝。黃山、九華山等優質文旅資源吸引著越來越多共建國家的游客,中醫藥、黃梅戲等文化交流活動日益頻繁,增進了相互了解和友誼。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們要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相關重要論述為指引,銳意進取,扎實工作,推動安徽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宏偉畫卷中留下更加濃墨重彩的篇章,為開拓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路”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宣講專家

馬靜同志,中共省委講師團理論宣講工作處處長、二級調研員,長期從事黨的創新理論的宣傳宣講工作。
(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