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巢湖:“洗耳恭聽”如何烹出“暖心盛宴”?
時間:2025-11-04 來源:安徽學習平臺 作者:許根宏 程欣
深秋時節,天高氣爽。走進歷史文化古城安徽省巢湖市,洗耳池公園的一池碧水引人駐足。這里是圣賢許由掬水洗耳、成語“洗耳恭聽”形成的地方。但如今,這個千年典故正日益煥發生機。
在洗耳池公園廣場,一場別開生面的“洗耳恭聽”宣講徐徐拉開帷幕。“潛伏,是在刀尖上跳舞,更是將信仰化作無聲的驚雷……”“洗耳恭聽”宣講團成員、李克農故居館長管夢如,與市民們“零距離”面對面,一場沉浸式的紅色黨史宣講,沁人心扉,觸動思考——市民的家國情開始升溫了。
近年來,巢湖市立足本地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緊貼人民群眾新需要,積極探索基層理論宣講新模式、新方法,精心打造“洗耳恭聽”理論宣講品牌,讓黨的創新理論成為“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暖心大餐”。
織密“覆蓋網”——固定陣地集中講+流動陣地靈活講+云端陣地融媒講
“讓黨的創新理論遍地開花結果,須深挖和激活特色陣地資源,推動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廣覆蓋的理論宣講陣地。”巢湖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趙業樹介紹,巢湖市堅持“群眾在哪里、宣講陣地就在哪里”,織密理論傳播“覆蓋網”。
固定陣地集中講。據介紹,隨著“洗耳恭聽”理論宣講品牌加速打造,作為承載著“洗耳恭聽”歷史典故的本地文化坐標洗耳池公園,現已不僅是附近市民休閑娛樂的場所,更成了全市開展基層理論宣講的重要陣地。
為充分利用好“固定陣地”,在人流量較大的公園空地,“洗耳恭聽”宣講團同步組織開展理論宣講與文藝表演、健康義診、政策咨詢等活動。“我們在賞景休憩時,既能從身邊‘小故事’感悟時代‘大道理’,還給我們帶來便利的服務。”“洗耳恭聽”活動得到了市民們的喜愛和歡迎。

“洗耳恭聽”宣講團以靈活多樣的宣講方式吸引市民參與。
流動陣地靈活講。如今,在遍布巢湖全市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市民廣場等接地氣、聚人氣的場所,巢湖市民能經常看到“洗耳恭聽”宣講團成員活躍的身影,努力推動理論傳播場景生活化。2025年3月以來,巢湖市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各類主題“微宣講”活動700余場次,受眾超3萬人次。
云端陣地融媒講。“理論宣講,還要善用互聯網思維。”“洗耳恭聽”宣講團一位負責人邊翻手機邊說,充分發揮“巢湖發布”和“學習強國”巢湖融媒號等新媒體平臺作用,開設專題專欄,開展理論微宣講視頻展播,《父子聊變化》《巢湖邊的綠色課堂》等視頻全網閱讀量累計超5萬次。
“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的宣講,讓我們在休閑娛樂中也學到了很多,這樣的活動老百姓最喜歡。”洗耳池社區居民程貴生感慨。
烹制“營養餐”——精心謀劃主題+強化量身定做+回應群眾關切
2025年端午節前夕,巢湖市亞父街道居民在“家門口”觀看了一場特殊的演出——巢湖市“洗耳恭聽”宣講團青年宣講員谷軼嵐從一縷熟悉的粽香切入,將群眾熟知的端午習俗與家國情懷、紅色歷史娓娓道來。
“當家門口的龍舟掛起鮮紅的國旗,當老漁民給孫輩講述‘粽子情報’的故事,我突然讀懂:所謂家國情懷,就藏在這艾香與粽葉交織的煙火氣里。”谷軼嵐說,這樣有溫度有深度的宣講,讓聽眾們如沐春風、受益良多。
理論宣講,“內容為王”是基礎。為此,巢湖市聚焦主題主線,結合宣講目標導向和群眾需求導向,開展對象化、分眾化宣講,努力實現“內容活、情感真、共鳴強”。
精心謀劃主題。“我們深挖細煉‘洗耳恭聽’歷史文化底蘊,賦能基層治理。”就在幾個月前,洗耳池社區黨委書記胡晶晶從“洗耳”歷史典故切入,生動詮釋了優秀傳統文化賦能基層治理創新。實踐中,巢湖市緊扣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最新理論成果,制定涵蓋民生政策、紅色黨史、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用知識科普六大主題的“理論菜單”,確保宣講內容常講常新、與時俱進。

為青少年量身定制學生“三句半”表演《將環保進行到底》。
強化量身定做。針對青少年群體特點和理論需求,2025年4月,巢湖市結合“思政進校園”活動安排,在巢湖市第七中學舉辦“珍愛地球,呵護巢湖”主題宣講活動,現場穿插節能環保常識問答、優秀生態環保黑板報評比,引發在場學生踴躍參與。
為讓“量身定制”更合體,巢湖市構建“群眾點單、組織派單、團員接單”的“定制式”宣講模式,根據不同群體重點關注領域,邀請基層干部、普法人員、反詐民警走進街頭巷尾,與群眾面對面宣講惠民政策、法律法規、電信安全知識,持續推動理論供給與群眾需求同頻共振。
回應群眾關切。擦亮“洗耳恭聽”品牌,基礎是“恭聽”。在訪民生、解民意的基礎上,巢湖市將居民需要的理論知識和政策解讀融入宣講內容,及時輸送“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惠民宣講大餐”,形成“聽民聲—應民需—解民惑”的宣講服務閉環。
如今,在巢湖市,“洗耳恭聽”宣講團成員會常態化地扎進城鄉“網格”里,豎起耳朵聽民聲,俯下身子解民憂,努力讓“洗耳恭聽”溫暖群眾心房。
架起“連心橋”——創新傳播載體+轉化話語方式+豐富互動模式
“巢湖水質棒,清清水蕩漾;治理顯成效,人人心歡暢……”紅領巾宣講小隊通過編排朗朗上口的快板表演,闡述巢湖治理成效和生態文明的豐富內涵。紅領巾宣講小隊宣講,是巢湖市通過文藝節目“搭臺”、理論“唱戲”的一個成功探索。
成立“洗耳恭聽”宣講團以來,巢湖市積極探索理論宣講藝術化、大眾化新路徑,努力架好“連心橋”,讓黨的創新理論更接地氣、入腦入心。
創新傳播載體。推出“宣講+文藝”“宣講+惠民服務”等跨界融合模式,將宣講融入文藝表演、志愿服務、科技體驗、非遺技藝展示等沉浸式、體驗性的活動形式,變“理論灌輸”為“情境感悟”,使宣講“出新”又“走心”。
在巢湖市,可以看到會“跳舞”的機器人和3D打印模型帶來科技新潮體驗,國家級非遺項目“紙箋加工技藝”以及省級非遺項目“巢湖樹雕畫”展示讓傳統文化可觸可感,悠揚婉轉的一曲巢湖民歌唱響質樸鄉音,《紅云崗》《沙家浜》等戲曲表演演繹紅色故事……在傳播載體創新上,巢湖市突破傳統宣講模式,不斷創新推出貼近群眾、趣味豐富的宣講載體,在寓教于樂中實現理潤人心。

志愿者為市民帶來安全生產知識主題宣講。
轉化話語方式。引導宣講員將理論話語轉化為群眾語言,巧用身邊先進事跡、本土特色文化闡釋黨的創新理論,創作推出《粽香里的紅色記憶》《以家之名 傳承紅色血脈》等一批既有思想深度,又具感情溫度的宣講精品,讓群眾坐得住、聽得懂、有觸動、有收獲。
豐富互動模式。在前不久開展的安全主題宣講現場,政策宣傳咨詢和應急實操演練等穿插進行,讓市民在互動中既掌握了知識,又了解了惠民政策。實踐中,巢湖市改“單向灌輸”為“雙向交流”,創新“對話式”“體驗式”宣講,將有獎問答、現場演示、實踐教學等互動環節有機嵌入宣講過程,激發現場聽眾參與的積極性,讓群眾在互動中深化理解、強化記憶。
漫步巢湖市的大街小巷,廣場上、樹蔭下,紅歌悠揚,舞姿翩躚,群眾樂于參與的實踐活動豐富多彩……隨著“洗耳恭聽”宣講“連心橋”越架越多,一場場“入味”“入心”的理論宣講正在加速滋養越來越多的巢湖百姓。
建強“生力軍”——“1”個宣講團+“4”支理論宣講方陣+“N”支特色宣講小隊
在剛剛落幕的巢湖市第八屆“舉旗幟·送理論”理論微宣講比賽中,一批“90后”“00后”青年宣講員精心創作了微訪談、相聲、脫口秀等形式的理論宣講作品,講故事、融“熱梗”、抖“包袱”,現場金句頻出、掌聲不斷。
這項連續舉辦八屆的賽事,已成為培育宣講中堅力量、為理論宣講品牌不斷注入新鮮血液的重要平臺,在以賽促學中充實壯大宣講“生力軍”。
為打造專業宣講隊伍,巢湖市通過單位推薦、個人自薦、比賽選拔等方式,挖掘培養宣講人才,構建層級豐富、多域聯動的“1+4+N”的宣講矩陣。

巢湖民歌等文藝節目穿插理論宣講。
“1”個宣講團。突出“洗耳恭聽”宣講團的示范引領作用,重點做好重大主題宣講。
“4”支理論宣講方陣。從專家學者、好人模范、基層工作者等群體中遴選政治素養高、表達能力強的宣講人才,并結合隊伍特點和群眾理論需求,形成黨員先鋒講理論、業務骨干講政策、模范典型講文明、百姓名嘴講故事的多元化宣講梯隊。
“N”支特色宣講小隊。廣泛動員全市各部門,整合團市委、婦聯、工會、檢察院等系統和基層專業力量,組建多支特色宣講隊伍,把黨的政策宣講融入解民憂、辦實事的具體業務工作,有效提升基層宣講的針對性和服務性。
下一步,巢湖市將進一步打造宣講專業團隊,繼續以“洗耳恭聽”的姿態,深入田間地頭、村居廣場,把群眾的困惑與訴求融入宣講內容,用“小故事”講清“大道理”,讓黨的創新理論跳出文件文本,化作百姓聽得懂、用得上的“精神養分”。
理潤民心,合力發展。如今,當理論宣講的“煙火氣”與“泥土味”交融,當“方法論”的智慧轉化為“行動力”的擔當,巢湖市各級干部正以“洗耳”之態聆聽時代回響,以“恭聽”之心凝聚發展合力,推動“最好名片”八百里巢湖滋養的美麗巢湖市使勁往前趕。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