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當涂護河鎮:理論學習創新招 鄉村振興添動能
時間:2025-11-11 來源:安徽學習平臺 作者:尚洋
為打破理論學習“照本宣科”的傳統模式,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護河鎮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以貼近群眾、結合實際的多元方式,推動理論學習從“被動聽”轉向“主動學”、從“抽象化”轉為“具象化”,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思想動力。
“以前聽理論課總覺得離自己太遠,現在通過‘田間課堂’,老師用種莊稼、搞養殖的例子講政策,一下子就聽明白了!”在護河鎮興禾村水稻種植基地,種植戶周雪禮一邊觀摩農技員演示田間管理技巧,一邊聽理論宣講員解讀鄉村振興政策,臉上滿是收獲的喜悅。這種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的“流動課堂”,正是護河鎮創新理論學習形式的生動實踐。

除了“流動課堂”,護河鎮還精心打造“沉浸式”學習場景,增強理論學習的吸引力與感染力。近日,青山村開展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專題宣講活動,宣講員用生動活潑的語言、接地氣的表達,將治國理政“大道理”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民生保障、生態保護等群眾關心的“小話題”緊密結合,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
近年來,護河鎮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作用,邀請本地老黨員、鄉賢擔任理論“宣講員”,以拉家常的方式為群眾解讀政策理論。在烈士陵園,年輕干部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勾勒英雄群像,讓紅色精神在生動宣講中直抵人心。結合青山村和美鄉村建設實際,創新推出情景劇《青山腳下的六尺巷》,以村民熟悉的鄰里故事為藍本,將“禮讓包容”的文明理念融入劇情,讓大家在觀看中受啟發、明事理,推動禮讓文明在鄉村蔚然成風。
下一步,護河鎮將持續優化理論學習形式,緊扣秋收生產、民生服務等鄉村重點工作,繼續把“理論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村民院落,讓理論學習既有思想高度,又有民生溫度。同時,著力推動理論學習成果轉化,切實把學習收獲變成解決群眾難題、推動鄉村發展的實際成效,讓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